(圖片來自於網路) |
但,這樣是好事嗎?
(本篇好文導讀整理自「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讀報專欄】傷心的人真的別聽慢歌嗎?」,經授權改寫。)
為什麼傷心的人喜歡聽慢歌?
反直覺曾在失戀時打開 YouTube 上的張惠妹情歌組曲,邊聽邊大哭,直至累到睡著。應該也有不少人有類似的經驗,如果沒有這樣的「背景音樂」幫助我們嚎啕一場,好像沒有辦法真正把情緒宣洩出來。
事實上,曾有研究指出:當人們情緒失落時,尤其是經歷分手、離別或死亡等人際失落(interpersonal loss)時,會傾向於尋求一些替代品來填補這些失去的部分,從電影、音樂、藝術等各種事物中尋求陪伴和療癒 [1]。
也就是說,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個懂自己、願意陪自己一起悲傷的人;倘若沒有這樣的人選,或許悲傷慢歌或愛情悲劇就是很好的替代選擇。透過心理投射(projection),我們會感覺到它們好像懂自己、能夠戳中自己、反映自己內心的傷悲、和自己一起流淚,然後彌補我們心裡原先需要連結的人際空缺(need to bond)。
只是,傷心的時候聽悲傷慢歌,除了讓自己哭得更慘以外,究竟對聽歌者本身而言是好還是壞呢?
正方說法:傷心的人應該聽悲傷慢歌
某些實證研究認為,傷心的人應該聽悲傷慢歌,因為悲傷慢歌可以提供聽歌者情緒上的「同理」(empathy);而在諮商領域中,他人的同理心則確實是陪伴一個悲傷憂鬱的人覺得受到支持、能夠有力量走出傷痛的基本要件。
另外也曾有研究請受試者回想他們傷心時聽悲傷歌曲的經驗,想知道這些歌曲是否真的有改變他們的情緒,結果發現:雖然歌曲的悲傷(sad)元素本身並沒有任何效果,但研究者卻發現淒美(beautiful but sad)的歌曲能夠有效改善情緒(mood enhancement),可以讓人感覺好一些(feel good)、讓人覺得比較冷靜(calm me down)、以及感到被安撫(soothing effect)等正向效果 [2]。
反方說法:傷心的人不該聽悲傷慢歌
認為傷心的人不該聽悲傷慢歌的實證研究則認為,無論本身原來情緒如何,人們在聽完悲傷歌曲之後,憂鬱與反芻(rumination)的情緒都會顯著增加 [3];也就是說,傷心的人會因為聽了悲傷慢歌而越來越傷心、更無法走出負面情緒。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只有當聽歌者自我催眠「聽完之後心情會變好」,有意圖地去聽 High 歌,才有可能讓心情變好;沒有自我催眠,或是聽悲歌,都沒有辦法使心情變好 [4]。換句話說,「哭過就好了」這句話對於聽悲傷慢歌的人而言,是無意義的,我們並不會因為聽著悲歌、哭完之後,就不痛了。
總結
看完了兩派說法,那麼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究竟該不該聽悲傷慢歌呢?答案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催乳激素(prolactin)分泌量不同,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之所以有些傷心的人聽完悲傷慢歌之後會獲得舒緩,是因為這些人能分泌較多的催乳激素,以產生「悲歌後的快感」(pleasurable music-induced sadness);而有些人則越聽越難過,可能則是因為他們分泌太少催乳激素,所以只有「悲歌後的傷感」(unpleasant music-induced sadness)[5]。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事實上,透過悲傷慢歌讓我們「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並不代表我們「變得快樂」,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追求「變得快樂」。更多時候,悲傷慢歌的真正效用其實在於:安撫當下情緒(讓你知道自己並不是孤單的),以及讓人從歌詞中領悟學習(告訴自己以後別再當傻瓜)。
文中有一段話寫得很貼切:
你會聽這些歌,是因為這些歌代替了你的心和嘴,它們懂你、痛心卻精闢地描述你的過去,並幫你說了一些,你一直想說的話。而你也從這些音樂當中,將悲傷昇華,發現所有的離別都伴隨著美,所有的傷悲都有不同的體會。
確實,有時候傷過,才能學會更多。
行銷意涵
這幾年來,在消費者行為領域可以見到越來越多與音樂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線上音樂服務與心理學家合作研究,希望能夠做出更完美的「個人化音樂推薦」服務。
例如在本月(10月)中,知名串流音樂服務平台 Spotify 宣布與台灣的諮商心理學家許皓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諮商心理師,現專職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合作研究成果。根據台灣使用者的數據資料,分析台灣使用者從清晨 5 點至隔日凌晨 1 點的音樂聆聽行為與喜好,並且歸納出 5 大類型的聽歌群眾,包括:晨起早鳥 (早上 5 點至 9 點)、忙碌蜜蜂(早上 9 點至中午 12 點)、慵懶殭屍(中午 12 點至下午 5 點)、夜行神騎(下午 6 點至 晚上 10 點)與逐夢人(晚上 10 點至凌晨 1 點),分別會有能夠反映出用戶當下生心理狀態的偏好音樂類型。而 Spotify 也能根據這樣的研究結果,在往後更精準地為不同的用戶推薦「個人化的音樂」選擇。
而當音樂平台「觀察」到使用者可能受到負面情緒影響時(例如:使用者平常喜好的音樂類型很廣泛,但突然開始持續聆聽悲傷慢歌),音樂平台應該推薦什麼樣的音樂給使用者,才能幫助使用者走出負面情緒?又或者,當網路廣告代理商「觀察」到使用者正受到負面情緒影響時,應該展示什麼樣的廣告(可能是與音樂相關的廣告,也可能是其他業別的廣告)給使用者看到,才能增加點擊率?
諸如此類的問題,顯然都需要更多心理學與行銷研究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延伸閱讀
- Lee, C. J., Andrade, E. B., & Palmer, S. E. (201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references for mood-congruency in aesthetic experienc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2), 382-391.
- Van den Tol, A. J., & Edwards, J. (2015). Listening to sad music in adverse situations: How music selection strategies relate to self-regulatory goals, listening effects, and mood enhancement. Psychology of Music, 43(4), 473-494.
- Garrido, S., & Schubert, E. (2015). Moody melodies: Do they cheer us up?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ad music on mood. Psychology of Music, 43(2), 244-261.
- Ferguson, Y. L., & Sheldon, K. M. (2013). Trying to be happier really can work: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1), 23-33.
- Huron, D. (2011). Why is sad music pleasurable? A possible role for prolactin. Musicae Scientiae, 15(2), 146-1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