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0

舊手機偽裝成新iPhone街訪評測,果粉們為何盲目讚賞?


(圖片來自於B.C. & Lowy網站


蘋果(Apple)日前發表了最新 iPhone 7 / 7 Plus,並於昨日(09/16)正式開賣,而這也是台灣第一次列入首發國家之一,果粉們無不瘋狂與期待,只為搶先入手最新款的 iPhone 手機。
美國著名的脫口秀節目之一《吉米基墨直播秀》(Jimmy Kimmel Live),乘著這股風潮,前一陣子拍了一段惡整果粉的惡作劇影片,他們把路人的舊 iPhone 擦乾淨放進新的保護殼後,欺騙對方說這是最新的 iPhone 7,請對方搶先評測,甚至問他們願不願意以 50 美元購買這隻原價至少 600 美元以上的「新 iPhone」。看似荒謬的實驗,真的有人會上當嗎?


結果顯然,果粉們非但沒有發現訪問者所聲稱的 iPhone 7 其實只是自己的舊 iPhone,而且還不遺餘力地從各種面向上讚賞這支手機,甚至願意馬上掏出現金來換購。

事實上,同個節目過去其實也有做過類似的街頭實驗,把第一代 iPhone 偽裝成 iPhone 6S 訪問路人反應,也有類似的結果。


看似無厘頭的惡作劇街訪影片,其實有不少值得探討的地方。

反直覺觀點(一):某種程度上反映真實的消費者盲目跟風現象


當然,有很多果粉是因為 iPhone 的好設計(無論是從外觀或是內在技術),經審慎評估過規格與功能,才決定開始使用它或更換新一代的機種;但不可否認的,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只是盲目跟風。

這兩段影片雖然經過剪接修飾,或許刻意放大了某些消費者的盲目跟風心態,但其實隨著 iPhone 一代代推出,不難觀察到周遭確實有些果粉們,只是因為喜新厭舊、彰顯個人社會地位(炫耀)或是從眾,而頻繁更換手機。並非其他品牌的擁護者們不會有這種心態,而是在蘋果的「品牌效應」下顯得更為明顯。

反直覺觀點(二):受訪者的行為表現可用心理學來解釋


「更換手機的動機」太過於複雜、多樣,也因為是高價的商品,所以一般人的決策歷程通常都較長。如果「單就這兩段影片的情境」來說,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可以如何解釋這些受訪者在當下所表現的行為?

可能性依然很多,反直覺(由淺入深地)挑出五種相關的心理學現象來跟大家介紹。

1. 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

促發效應指的是 :「先前的知覺刺激會影響對下一個知覺刺激的反應」的現象。這個效應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David E. Meyer 和 Roger W. Schvaneveldt 於1970年代所提出。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詳細介紹。然後,在繼續往下閱讀之前,可以先試著想想看,促發效應怎麼跟這兩段影片扯上關係呢?)

以這兩段影片的情境來說,採訪者不斷強調這支手機是「即將上市的最新款」以及「它有許多優點」,會讓受訪者先有「新的」以及「更好的」知覺,然後影響之後的判斷。

同時,也可以發現,其中採訪者不少提問的問句都有「誘導回答」的傾向,例如:

  • 「重量感覺有變輕嗎?」
  • 「用起來有比較快嗎?」
  • 「可以跟我們講一下這代的特色嗎?」
  • 「有XXX功能,所以使用上會感覺順暢很多,不會卡卡鈍鈍對吧?」
  • 「比你的舊手機清楚多了對吧?」
  • 「跟舊手機比起來有比較好,對嗎?」
  • 「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支嗎?」
  • 「蘋果又再次令人驚艷了嗎?」
  • 「你覺得這是一支成功的新 iPhone 嗎?」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有一些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在晤談或問卷中,這些具有誘導意味的字眼都不宜被使用。

由上可知,因為有促發效應的作用,可以讓受訪者更容易回答出採訪者想要聽到的答案。

2.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與社會期許(social desirability)

試想:如果你是極少數幾個被邀請搶先體驗新產品的人之一,且接受媒體專訪與拍攝,目的是向其他社會大眾介紹這項新產品。身負如此重任,你身為這樣一位受訪者,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應該表現出怎樣的行為?

我們可以發現,影片中每位「身負重任的受訪者」似乎都能講得頭頭是道,無論是外觀或性能都能講出一番道理。其實,這就是我們對於「身負重任的受訪者」的「角色期待」,也就是社會上一般「期待這樣一個特定角色(在這裡指的是受訪者)應具有的特質與行為」;這樣的期待不僅會用來評估他人,而且時常內化至我們的概念中,當我們身為該角色時,或無意或有意地表現出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因此,即便這些路人並非手機專家,也未曾如此仔細地評估手機的優劣,但他們卻能夠盡所能地表現出一位受訪者該表現的樣子,以及說該說的話。

相信有人會懷疑,即使對於「身負重任的受訪者」有一定的「角色期待」,但也不一定要照做呀!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實際操作起來的體驗不好,還是可以勇敢吐槽呀!事實上,如此勇敢的人恐怕不多。

人們常有「假裝完美」(fake good)的動機,也就是說,有意讓他人產生良好印象,並非依照本身實際的想法或作法回答的反應心向,即稱之為「社會期許」。尤其當你是被公開拍攝的對象,任何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會被全世界看到,你當然會更想表現出好的一面,給予正面的回應,形塑友善的形象;你不會想要讓他人覺得你很嚴肅、難搞、苛刻、與眾不同,因此與其冒險,不如保守一點,多說好話,即使略有批評也盡量改為婉轉表達。

結合上述兩者的效應,我們就不難看到受訪者們一個個舌燦蓮花、親切友善的神情。

3.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是由 Leon Festinger 於1957年所提出的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心理學理論,其實已經廣泛應用在決策行為與消費者心理學相關研究領域中。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態度與行為是相互協調的,但假如兩者出現了不一致,如做了與態度相違背的事,或沒做想做的事,這時便會造成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產生一種令人不舒適的心理緊張感,因此人會想辦法解除這種緊張,以重新恢復正常狀態。而常見解除認知失調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三種:改變對事物的認知、改變自己的行為、增加新的認知(詮釋)來穩定原來的不協調狀態。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範例說明。然後,在繼續往下閱讀之前,可以先試著想想看,認知失調怎麼跟這兩段影片扯上關係呢?)

以這兩段影片的情境來說,當果粉被告知說手上拿到的是最新款的 iPhone 手機,並開始體驗這支手機(行為),結果感覺上用起來跟原來的手機沒有太大差別,甚至更難用一點(認知)。怎麼會這樣呢?不應該這樣呀!

  • 「是我的錯覺啦!這是最新款 iPhone,當然很好用。」
  • 「最新款 iPhone 會這樣設計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沒什麼不好。」

前者是利用「改變對事物的認知」來解除認知失調,後者則是利用「增加新的認知」來穩定原來的認知失調狀態。兩種方式都會讓受訪者最後傾向於回答正面評價。

4.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從這個名詞的字面上就不難聯想到與醫學有關,確實是的。安慰劑效應的經典研究最初來自於醫學領域,而後來也被心理學領域所探究。

安慰劑的英文「placebo」語源拉丁文,原來是神學家用來表示「我想討主的歡心」的意思,後來被醫學領域用來表示「用來討病人歡心的事物」。安慰劑效應意指:只要病人本身相信治療有效,就足以讓病情好轉。這也是為何許多偏方療法即使未被證實有效,仍會有許多人深信不疑的緣故。

而應用於心理學領域,便成為「只要你相信它為真,就會用真的方式去對待它、與它互動」。因此,在這兩段影片中,「相信新 iPhone 為真」的受訪者,自然就會用不符合事實的知覺去詮釋它,進而展現出那些看似令人捧腹的行為。

5. 登門檻效應(foot-in-the-door effect)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L. Freedman 與 Scott C. Fraser, 於1966年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們讓兩位大學生去登門拜訪郊區的一些家庭主婦,其中一位首先請求家庭主婦將一張小小的標語貼紙貼在窗戶上,或在一個關於美化加州或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連署,這顯然是一個小小的、無害的要求。兩週後,另一位大學生再度訪問家庭主婦,邀請她們同意在未來的兩週內於自家院內豎立一個呼籲安全駕駛的大招牌,而且這個招牌長得很醜、很顯眼,這是一個大的、不太合理的要求。結果研究結果發現:答應了第一項請求的人中有55%的人會接受這項要求,而在那些第一次沒有被訪問的家庭主婦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該要求。

人們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通常簡單的目標較容易讓人接受;而當人們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一致,他/她會更容易去接受更重大、更不合理的要求。這也是為何有人把使用「登門檻效應」來說服人的方法又稱作「得寸進尺法」的緣故。

(在消費者行為領域,有太多太多關於登門檻效應的研究與應用,此處因篇幅關係就不著墨更多了,之後有機會或有讀者要求想看的話再開另篇介紹。)

影片中的受訪者,首先接受了被訪問、試用手機、移轉手機資料(雖然是假的)等小小的、簡單的要求,而後為了繼續保持形象(果粉、友善受訪)的一致性,所以在採訪者的引導下,願意繼續說出產品的優點,甚至掏出錢來購買。

反直覺觀點(三):一些延伸意涵與應用


(本部分為較深入的延伸探討,為縮減篇幅,隱藏 1,092 字,有興趣者可私訊反直覺粉絲專頁索取解鎖密碼,以閱讀完整文章,謝謝!)


反直覺觀點(四):寫在最後


雖然影片中的受訪者看來好笑,但不是果粉的觀眾/讀者們也別急著開始用這些影片來嘲諷身旁的果粉朋友們,果粉們也別急著辯駁,反直覺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實身在特定的情境中,就有可能表現出許多平常不會表現出的行為。

所以,我們不能單用這兩段影片就斷定所有的果粉都是如此盲目崇拜;而果粉們也應該思考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才不會傻傻地被牽著鼻子走。

🎁 反直覺鐵粉獨享!隱藏版回饋活動 🎁


這篇文章寫得落落長,能認真看完的人應該沒多少吧……所以,有認真讀到最後的你,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反直覺鐵粉呀!(痛哭流涕中)

為回饋反直覺粉絲,於 2016/09/25 前,凡完成下列三項指定任務者,將有機會抽中精選 Line 貼圖一組(共5名)。小小回饋,不成敬意。反直覺才剛起步,請繼續支持並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謝謝!

  • 【任務一】到反直覺粉絲專頁按讚。
  • 【任務二】分享反直覺粉絲專頁上連結至本文章的貼文,並寫下對反直覺文章的推薦,然後要記得設為公開喔!
  • 【任務三】私訊反直覺粉絲專頁,回答下列問題:「本文中提及,Leon Festinger 曾於1957年提出哪個心理學理論?」

得獎名單(2016/09/27公告):

原本預計抽出5名得獎者,但為了回饋粉絲,反直覺決定所有成功完成活動的粉絲將免抽獎、直接獲得精選 Line 貼圖一組!並將於 09/29 前逐一私訊通知,請收到獲獎通知的粉絲盡快回覆聯絡方式,反直覺將於3天內把獎品送到你/妳的手上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